联系人:杨忠庆 电 话:18984878287 邮 箱:838303683@qq.com 地 址:开阳县干田坝辰龙花园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心连心”之 除夕前的慰问来源:开阳志愿者作者:敖均浏览数:295次
2019年2月2日,开阳县心连心志愿者协会几位干事像往常一样忙碌完了一天的工作,不约而同地来到协会办公室整理近期各个区域考察人员汇总上来的资料,在整理中发现两户比较特殊的家庭,随即向考察人员详细了解情况后,在开阳县南山社区干田坝居委会的组织下,协会紧急通知理事会成员进行会议讨论,商量出对这两户困难家庭的帮扶方案,第二天大清早协会志愿者们就采买了物资出发,驱车两小时来到位于开阳县高寨乡久长村的张雪(化名)家,此时正是午饭时间,看到她们祖孙仨的午餐,那些经过多次加热已经被烧焦了的剩菜,协会志愿者们都悄悄落泪。 由于小雪的父亲两年前患癌症不幸去世,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一下跌入低谷。父亲离世后母亲外出务工。由于文化低,原本就老实憨厚的母亲背着丈夫离世的痛苦和家庭的压力去给一些小餐馆洗碗、打扫卫生,常常因为不能按时发工资和雇主发生矛盾被解雇,辗转两年也没能让这个家庭走出困境。 小雪今年读小学四年级,姐姐就读于遵义医学院。由于家庭困难两个孩子学习都非常努力,成绩也很优异。小雪的奶奶今年77岁高龄又年迈多病,奶奶说:“小雪的爸爸去世后同一年,另一个儿子也同样患癌去世。这一年让她承受两次丧子之痛,伤心欲绝,几度想一死了之,但是看着年幼懂事又乖巧的孙女,她只能祈求上天多给她一点时间,让她能照顾孙女生活陪伴她成长。好在当地政府、寨邻、亲戚朋友的帮助下,这一家三口才能勉强维持生活,听完奶奶的讲述,除了开阳县心连心志愿者协会给孩子和老人送去的衣物、生活用品和一些现金外,协会志愿者们纷纷为这位慈祥的奶奶和乖巧懂事的孩子伸出了援助之手,希望能帮助这个不幸的家庭过一个温暖的春节。 开阳县心连心志愿者协会秘书长(杨忠庆)亲切地叮嘱小雪要用功读书听奶奶话,保持联系并留下了联系方式。 告别后,小雪和奶奶站在门前久久挥着手,惜别之情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志愿者们又急急忙忙赶往另一个同样不幸的家庭。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志愿者们又来到位于开阳县龙岗镇大荆村的杨丽(化名)家,小杨丽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又患糖尿病瘫痪在床,一个家里就小杨丽和母亲两个人生活,小杨丽今年15岁,除了读书以外还得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志愿者们来到小杨丽家时只有她的母亲在家,小杨丽赶集置办年货,志愿者们就拿起扫帚把屋里屋外打扫干净。 据小杨丽的母亲介绍,照片中这房子是当地政府给她们母女俩建的,大概有40平方米,不但解决了她们的居住问题,每个月还有一些生活补助,目前生活问题不大,感谢政府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爱。 正在志愿者们忙绿地帮忙收拾家务时,小杨丽提着一袋采买的“年货”回来了,志愿者们往袋子里面一看,心情一下沉重了,袋子里面装着一个莲花白,几根胡萝卜,还有些洋芋,难道这就是她置办的年货吗?志愿者们没敢多问,此时开阳县龙岗镇政府两位领导带着慰问品来到小杨丽家。 在简单了解了志愿者协会的来意和一些事迹之后两位领导对志愿者们表示高度认可并代表龙岗镇政府感谢志愿者对龙岗镇贫困家庭的关心和帮助。 随后开阳县心连心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送上了慰问金及一些衣物、油、米等生活必需品,临走时志愿者们又一次慷慨解囊,对这个孝顺又坚强的孩子进行了捐助。 此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半,志愿者们才 ”AA制” 地在街边填了下肚子,有志愿者说是“早餐”,也有志愿者说是“午饭”。一群身着统一会服的人围着凑钱吃饭的举动引起了旁边一位用餐大爷的注意,简单交流之后大爷介绍自己说他是某某单位的一名退休专家,大爷对志愿者们的善行高高竖起了大拇指,并提出要为志愿者们的用餐买单,表表心意,志愿者们谢绝了大爷的好意,因为“干干净净做公益,帮助他人、快乐自己”是这个大家庭坚定不移的信念。 在回家的路上,志愿者们突然想起另一个非常特殊的家庭,因为一天后就是春节,大家提议去看望一下这家人。 这是一个三口之家,三人均患有智力障碍,女儿同时患有肢体残疾。这是志愿者们第七次来到这个家庭,女儿看到志愿者们的到来脸上露出了傻傻的笑容,因为上次看望时,一位志愿者答应送她们一人一顶帽子。
由于这个家庭的特殊性,政府担心他们使用取暖设备引起火灾,所以家里除了床铺之外没有其它东西,生活是由当地政府雇人照料。志愿者们只能捐赠零食和衣服鞋子等暖身用品,虽然部分是旧衣服,但只要能让这家三口不受寒冷,“衣旧情深”。傻爸爸担心坏人盗取他的宝贝,将志愿者们捐赠的衣物、食品小心翼翼地藏了起来,又用铁丝将门缠绕了很多次才稍稍安心。
直到下午6点半本次慰问活动才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开阳县心连心志愿者协会还将继续对以上家庭关注和帮扶。
这群可爱可敬的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馈社会的同时也在孩子的心中种下爱的种子,愿这份爱能飞翔,能永久传递……
上一篇: 协会成员探望困难家庭,随记
下一篇: “心连心”之 阳光驿站
|